在基层治理工作中,大新镇燕祥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引领,秉持共同缔造理念,以居民小区为基本治理单元,围绕“党建引领、邻里自治、服务优先”的工作主线,通过强化组织建设、搭建多元平台、建立有效机制,将社区治理的触角延伸至每个角落,激活“邻”聚力,为居民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。
建强“邻”组织,织密治理“一张网”。多亏了咱们楼栋热心户小刘,上次电梯出故障,她及时联系物业维修,还一直陪着大家安抚情绪,让我们心里特别踏实。”居民李阿姨感激地说道。燕祥社区根据实际情况,灵活划分基层治理单元,深化社区党建工作。以楼栋为单位,利用邻里间熟悉的优势,从退休党员、热心居民中选拔出84名邻里楼栋热心户,他们不仅负责片区联络、政策宣传工作,还成为居民与社区沟通的重要桥梁。同时,发动168余名楼栋积极分子担任楼道“啄木鸟”,扎根在所在单元区域,收集居民的意见和需求,搭建“民情鸟巢”。在此基础上,构建起“社区党总支+小区党支部+网格党小组+楼栋热心户+‘啄木鸟’民情员”的“五级微组织”体系,形成“1+N”治理模式,确保社区治理覆盖到每一个楼栋、每一户居民。
搭好“邻”平台,畅通议事“一条路”。之前在议事会上提到小区大门出入人行道狭窄的问题,没想到很快就解决了,现在人行道宽敞,来往既方便又安全。”居民李女士开心地说道。燕祥社区聚焦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,从细节入手,搭建起“社区会商、小区共商、网格协商”的多层次协商议事体系。积极推广“居民说事”“祥亭议事”等民主议事方式,广泛征求居民意见,充分凝聚群众智慧。每季度定期组织社区、物业、居民、党员召开社区物业联席会,共同研究解决小区存在的各类问题。“邻里”帮帮团也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,主动收集居民意见,拓宽居民诉求表达渠道。截至目前,议事会已收集“小区健身器材损坏”“公共区域照明不足及损坏”“顶楼漏雨”等民意70余件,解决了、维修健身器材、增设维修路灯、铺设顶层防水材料等居民需求百余件,真正做到了让居民成为社区事务的参与者和决策者,实现“小区事大家议,社区家共同管”。
凝聚“邻”合力,攻克治理“硬骨头”。“以前小区东门道路差,一下雨路面泥泞,道路也坑洼不平,根本没有办法出行。现在经过改造,道路焕然一新,住着也更舒心了。”燕祥小区居民夏叔叔说道。针对燕祥社区基础道路差等问题,燕祥社区党总支积极作为,主动申请专项资金,争取拓宽硬化道路改造项目。在改造过程中,充分尊重居民意愿,引导居民参与决策。曾经破旧的道路重新进行了硬化和拓宽,小区环境得到显著改善;还为老旧无物业小区增加了座椅、疏通堵塞的下水管道,缓解了居民休闲难、环境差的问题。社区通过凝聚邻里力量,共同攻克社区治理中的难题,让小区实现了华丽蜕变,居民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。
提升“邻”服务,温暖居民“一颗心”。燕祥社区整合辖区各类资源,不断拓展服务领域,丰富服务内容,努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、便捷的服务。社区联合大新卫生院定期开展免费体检、健康咨询等活动,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;组织共建单位、志愿者队伍,为孤寡老人、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生活照料、心理慰藉等服务;组织社区文艺队伍举办文艺会演、趣味运动会、传统节日庆祝等文化活动,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,增进邻里之间的感情。
“燕祥社区党总支将继续创新基层治理模式,深化邻里互助机制,不断提升服务水平,培育邻里文化,打造邻里共同体,激发居民自治活力,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,让居民在社区生活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和归属感。”燕祥社区党总支书记徐艳茹说。(大新镇燕祥社区 张丹)